Skip to content

PC硬件简介

前言:

介绍计算机基本组成部分

推荐视频:计算机硬件基础_哔哩哔哩_bilibili

1.CPU

计算机进行数据运算的核心,主流的PC芯片由英特尔和超威两家公司提供。

Intel(英特尔): 目前个人计算机主要使用酷睿(core)系列之前还有奔腾和赛扬(已淘汰)

IntelCPU

酷睿每一代CPU分为四个等级:

  • i3只适合轻度办公
  • i5有一点性能可以玩小型游戏
  • i7性能比较卓越可以游戏或者设计
  • i9最顶

后面的数字前两位一般代表代号(近几年就是13,14),然后三位是SKU值,数越大性能越好,最后就是后缀。

  • Y表示续航款性能比较拉跨
  • U表示有点续航,可以用来办公
  • G表示核显比较强的
  • H表示焊接上去不可拆卸载
  • K有超频表示可以放个大招提升性能
  • F没有核显,一般自己配电脑有独显可以考虑这种有性价比
  • E表示嵌入式cpu

AMD(超威) 一般就是锐龙系列(还有其他一堆龙不过都和英特尔的奔腾一样不太行了),和英特尔类似第一个数字代表的含义与i3,i5一样数字越大越好,后面的7000/5000的数字表示第几代。

AMDCPU

后缀:

  • U:低电压,性能弱些但功耗低,通常出现在轻薄本中,举例型号:R7-5700U;
  • H:标压,性能强,通常出现在游戏本中,举例型号:R5-5600H;
  • HX:一般使用在AMD高端发烧级CPU上,至尊版,举例型号:R9-5980HX;
  • HS:相当于H功耗略低,通常出现在轻薄全能本,性能较强,举例型号:R7 5800HS、R5 5600HS

ps.amd在7000系列开始使用zen4架构,这是AMD崛起的开端。

我们常常听说CPU是多少核多少线程的?为什么要这样描述CPU呢?其实线程表示CPU能够同时并行处理的任务数,内核就相当于人脑的脑仁,一个CPU内核包括了执行基本运算和逻辑操作所需的硬件组件,一般一个内核对应一个线程,但是现在也有一核多线程的技术,使逻辑内核比物理内核数翻倍,处理多任务能力提升。这样你就知道核心越多的CPU能够同时处理的任务数量就越多,因而性能就越强。

在购买CPU的时候会发现有些CPU打着散片的标签,往往会比盒装的CPU便宜几十块钱,这些所谓的散片其实就是从第三方渠道流出的CPU,这些CPU质量上并没有问题,只是来路并不明确而没有保修,如果预算实在有限可以选择(CPU用坏的概率很小)。

2.内存

RAM:

随机存取存储器,我们通常称为运行内存,用于存放正在运行应用的数据 。特点是数据断电丢失但是数据的写入和读取速度快(相较于磁盘和固态)因此被选作CPU直接交互的存储空间,通俗来讲内存越大可以同时打开的软件越多,如果内存满了就打不开新的任务了,一般有笔记本有16G,32G。

DDR:

DDR的全称为Double Data Rate SDRAM(双倍速率的SDRAM)是RAM的一种顾名思义,常说的内存颗粒就是DDR。(买内存条时商家所说的DDR3,DDR4就是不同代的DDR,自然的代数越高性能越强,买的时候还要看看主板支不支持相应代数的DDR。)

内存条

单通道&双通道

通俗来讲就是插几根内存条,比如说主板上有两个内存插槽,插两根8GB的内存条肯定比插一条16GB的内存条速率要快。

  • 单通道:只能进行单向传输数据,要么就输出,要么输入。
  • 双通道:可以同时输出和输入,带宽增加一倍,提升临时数据的传输速度、对吃内存的程序提升显著,两只手打拳肯定快。
  • 四通道:双通道的双倍快乐下再翻倍

带宽描述的是数据传输的速率,理论上通道数越多,带宽提升越大,计算公式如下:

内存速度(带宽)=内存等效频率*内存位宽/8

3.硬盘

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器,用于永久存储大量数据,掉电不丢失。一般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。

  • 机械硬盘仅有的优点就是便宜,数据安全性高。
  • 固态硬盘除了贵点没啥缺点。

固态是由存储颗粒组成的,一般有以下两种颗粒:

  • TLC : 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3位数据。TLC固态硬盘在速度和耐用性方面表现不错,而且成本适中,使其成为用户的理想选择。
  • QLC : 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4位数据。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存储密度,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更大的存储容量。然而,这也导致写入速度较慢和寿命较短。

相较之下相同存储空间下QLC便宜,TLC性能好。

固态

笔记本上已经基本上没有磁盘了,虽然磁盘读写速度不如固态,但是"贵在便宜",量大管饱,在服务器,监控等对存储空间需求大的地方仍有应用,以下是不同类型的硬:

磁盘

4.电源

笔记本都有自己的电源适配器,台式机根据自己的cpu和显卡的配置在网上查找推荐瓦数。通俗来说,电源就像一个马车夫瓦数越高拉的货越多。(如果要是自己组装电脑功耗需要提前考虑,你也不想在宿舍电脑一开机就跳闸吧)

5.显卡

显卡是做图像数据的处理的,没有显卡你电脑显示器就无法显示画面,一般的CPU内部都有集成显卡,但是通常需要配备独立显卡来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,现在个人计算机主流的显卡大多都是英伟达的,英伟达的显卡大体有三个系列:

  • GeForce主要应用于游戏娱乐领域
  • Quadro主要用于专业可视化设计和创作,
  • Tesla更偏重于深度学习、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

GeForce系列主要有GTX(最高端)和GT(次高端)类型,在20系列时英伟达推出了RTX,具有实时光线追踪功能。拿常见的3050ti4060显卡举例:30 40 是代号后面的50 60是一代中的不同型号,数越大性能越强,后缀还有ti,super表示加强版。

显卡

6.主板

主板的选择主要依据所选择的CPU的类型,因为不同的CPU使用不同的芯片组所以就要求使用不同的主板。一般来说PC的CPU无非就是Intel和AMD两家生产的,所以主板也都按照两家的芯片组生产,目前的(2024年)主流主板型号,如下图:

主板选型

型号中间数字为1,6,9为Intel家的主板,2,5,7为AMD家的主板,可以根据所选用的CPU去搜寻相对应的主板型号,高端的主板能够提供超频等玩法。御三家厂商为华硕,微星和技嘉。

我们还需要知道上述重要部件如何接入主板,因此对主板上的接口应该有一定了解:带你了解主板各接口及功能介绍

接口:

  • SATA接口,用来接机械硬盘的接口
  • PCI-E接口,扩展性极强,可以插显卡的PCI-E X16的那个物理接口,或 者插网卡,声卡的那个PCI-E X1那个物理接口,都是属于一类的物理接口,这类接口只跑PCI-E通道。
  • M.2接口,主流用于接入SSD的物理接口的名称,M.2物理接口上,可以 跑PCI-E或者SATA通道,具体区别于主板或硬盘支持情况。

通道:

  • PCI-E通道:速率丰富,适合各种不同速率要求的硬件,上至显卡,下至声卡。
  • SATA通道:以前用于接硬盘,光驱。
  • SAS通道:企业级别硬盘用的通道。
  • FC通道:光纤通道。

协议:

  • IDE协议:机械硬盘时代,用于数据操作,传输的协议
  • AHCI协议:仍然是机械硬盘时代的主流数据传输协议,例如使用SATA通道。优化后的效率相比IDE提升10-30%。
  • NVMe协议: 由于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工作模式发生巨大变化,需要一种全新的针对固态的传输层协议,NVMe因运而生,设计是跑在PCI-E通道上的。

7.机箱

看个人喜好吧,注重散热就行。

belike:

机箱

Comments